|
“坐5公里网约车,手机却飞到几百公里外”,这几天,成都的钟先生十分郁闷,他向红星新闻反映,自己打网约车时不慎将手机掉在车内,可十多个小时后,手机竟然从成都“跑”到了300公里外的康定。 5日,记者从警方了解到,当天钟先生和网约车司机曾发生口角,司机找人把钟先生的手机带到了康定,交给了当地派出所。 5日中午,钟先生拿到了当地派出所民警寄回的手机。 钟先生拿回了自己的手机 乘客手机遗忘于网约车 竟出现在几百公里外 据钟先生讲述,11月2日凌晨1时许,他打了一辆网约车准备回5公里外的家。钟先生有两部手机,坐在副驾驶位的他,将其中一部华为P60 PRO手机放在中控台充电,但下车时他忘记拿走了。 钟先生说,下车后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但由于订单已结束,司机的电话是虚拟号,他无法联系。 当晚钟先生的打车记录 他说,手机本身不值钱,但手机背后有公司的财务工资卡以及自己的医保卡,工资卡涉及全公司人员的工资发放,十分重要,他立即联系网约车聚合平台处理此事。但直到当天中午都没有音讯,12点多时,他报了警。 成都金牛区金泉派出所民警通过车牌号(川AXXX978)查到了网约车司机的信息,是一位王姓男子。钟先生说,民警给司机打电话问手机在哪儿时,“对方直接说我的手机在康定新城派出所。”钟先生说,当时人都懵了,一个成都乘客的手机,为什么会在十多小时内“跑”到约300公里的康定。 随即,成都金牛区金泉派出所联系了康定新城派出所,请他们将手机寄回成都,5日中午,钟先生拿到了手机。 钟先生手机背后有银行卡等物 记者从康定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确认,11月2日11点过,派出所门口的保安的确收到一部手机,交到了值班室,之后就接到成都金泉派出所的电话,随后他们寄回了手机。  新城派出所民警将手机寄回成都 虽然手机拿到了,但一块石头总堵在钟先生心里。他说当天整个乘车过程都很平常,他还在车上与司机聊家常。他认为,司机的做法非常不对。 双方曾发生口角 平台:已对司机进行处罚 记者从知情人处了解到,司机这样做,是为了报复乘客。 事情到底如何?记者从警方了解到,当天双方曾发生口角,后来司机就找人把手机带到了康定,直接交给当地派出所。同时警方向记者确认,交给康定新城派出所的时间早于钟先生的报警时间。 记者再次联系上钟先生,他表示,下车后他的确打通了司机的电话,“但很快就给我挂了。”他说当时司机离他只有500米左右,他请司机掉头回来将手机送回下车点,他可以给到二三十元的感谢费,“他掉头回来,可以挣两笔钱”,钟先生认为,这对司机来说是“划算的”。 但司机在电话里说,平台已经给他派了单,没办法掉头,而且他对这段路也不熟悉……钟先生听到这话,当时就有点着急,说:“你想要好多钱你直接说。”司机听到后直接挂断了电话。 红星新闻记者从网约车所属平台立道出行获悉,司机当时并不存在拒不归还手机的意图。司机接到钟先生的电话时,正去接另外一个乘客,由于钟先生要求其立即掉头归还手机,引起司机的不满,因此才做出上述行为,司机已经认识到错误。 目前平台已对司机进行停岗培训三天的处罚,后续也将加强对其他司机的教育与管理。对乘客造成不佳的体验,平台也致电乘客向其表达歉意。平台原本想给予乘客一定补偿,但乘客并未接受。平台也呼吁司乘双方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共同构建和谐的乘车环境。记者想要采访王姓司机,但对方婉拒了采访。 记者从立道出行所在的网约车聚合平台了解到,24小时内,乘客都可通过平台虚拟号联系上司机,帮助找回遗失物品,若超过24小时,乘客可致电平台客服进行中转联系。 律师:司机有违职业精神 沟通不畅引发“闹剧” 司机的行为是否违法?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表示,该司机的做法并不违法,但这种带有赌气性质的行为有违职业精神以及道德准则。 他进一步解释,从法律角度而言,在占有的情况下,拒不归还或自行使用,则可构成侵占。但就本次事件而言,当乘客手机遗忘在车内时,手机的管理、占有权已由司机取得,而司机将手机交给派出所,并且在乘客报警之前移交,即便该派出所远在百里之外,但司机并未实际占为己用,并不构成侵占。 四川分忧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仁根也表示,本事件中,司机未实施“秘密窃取”或“非法处置”行为,因此无法上升到刑事程序,其异地移交的本质是履行返还义务,存在方式不当,未触发治安处罚。 但他认为,司机行为构成民事义务瑕疵履行,违反承运合同的保管义务。因为根据《民法典》规定,承运人对乘客随身携带物品负有妥善保管义务。司机因口角将手机转移至300公里外,虽未造成遗失,但显著增加乘客的取回成本,构成合同义务履行瑕疵。 依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平台对司机负有教育管控义务,平台对司机的停岗培训处罚,符合要求。 他建议,司机发现遗失物后,可选择移交平台、就近送往派出所或协商有偿返还,但不得借故恶意处置。对乘客不合理要求,驾驶员应通过平台客服协调,避免采取过激甚至明显带有报复性质的行为。 两位律师表示,总的来说,这件事更像是一场因沟通不畅和情绪对抗引发的“闹剧”。司机处置遗失物的方式不当,应受谴责,平台需加强管理、引导。对乘客而言,保管好个人物品是首要,遇到遗失物品时应真心实意地请求司机送还,也应主动补偿因此造成的合理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