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贡市妇幼保健院综合外科联合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多学科团队,成功为一名胎龄34周、出生不足48小时、体重不足5斤的先天性小肠闭锁早产儿实施空肠闭锁手术。经过术后近一个月的精细化治疗及护理,患儿已康复出院。 这场高难度的生命接力,充分展现了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对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精准救治能力,实现了我市早产儿消化道畸形救治领域零的突破。 孕30周时,林女士在外院B超检查怀疑胎儿肠道异常,进一步至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行针对性胎儿磁共振检查,初步诊断为先天性小肠闭锁。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急症之一,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唯一途径。为此,医院高度重视,在林女士待产期间,医院副院长覃正文多次组织医务科、质控办、综合外科、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及ICU等科室进行多次联合会诊与流程推演,建立了从分娩、术前、术后高效的绿色通道。 因林女士出现急诊剖宫产指征,于孕34周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新生儿出生后,体重不足5斤的早产儿因肺发育不良,呼吸困难,立即行气管插管,并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和分娩前评估一致,经检查孩子确诊为先天性小肠闭锁。早产、低体重、小肠高位闭锁,多重不利因素叠加,手术风险极高,新生儿科团队在主任邓刚的带领下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组织多学科联合诊疗,综合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团队等制定周详的手术方案,最终由综合外科主任罗波主刀为患儿实施手术。 综合外科主任罗波坦言:不足5斤重的婴儿,腹腔不到成人一个巴掌大小,高位闭锁,肠管非常纤细,而且当下整个自贡市都没有早产儿肠闭锁手术先例,手术难度、麻醉风险、术后康复对整个团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面对患儿器官未成熟、体温调节难等多重风险,麻醉科(手术室)团队制定了周密的方案,术中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与动态监测,精准管理用药、体温、电解质及呼吸循环功能,为手术保驾护航。 在多学科精密配合下,一场高难度的“剖腹探查+肠切除肠吻合术”顺利展开。术中见高位小肠闭锁,90%以上的小肠直径仅有3mm,需将近端约3cm与远端3mm直径肠管进行缝合,罗波采用了创新的两端肠成型法近端Rehbein法,远端Nixon法完美的解决吻合难题。手术非常顺利,患儿安全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但术后康复依旧是个漫长的过程和巨大的挑战。 术后,患儿再次被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各种险情接踵而至。反复的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肺出血、生命体征急剧恶化等状况可谓九死一生。新生儿科和ICU团队昼夜不息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救治措施,帮助患儿一次次地挺了过来,险峻的感染关、循环关被逐一攻克。 术后,各种险情接踵而至。患儿出现反复的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肺出血、生命体征急剧恶化等状况,可谓九死一生。新生儿科和ICU团队昼夜不息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救治措施,帮助患儿一次次地挺了过来,险峻的感染关、循环关被逐一攻克。 生命体征平稳后,接下来要面对恢复肠功能的挑战。患儿肠管纤细导致吻合口狭小,不能耐受喂养量的增加,需要更长的治疗和康复时间。在了解到患方家庭极其贫困后,医院更是雪中送炭,依照政策为这个困境中的家庭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在专业的守护与坚持下,患儿奶量逐步加至生理需求量,艰难的胃肠营养关被成功攻克。 近日,患儿终于康复出院。家属特送来两面写有“何似神医胜华佗 亮剑一挥斩病魔”“暖似春风抚病优 分秒必争施妙手”的锦旗表达感谢。患儿母亲表示:从第一次见到罗波主任,听他讲治疗方案的时候就坚定的相信他能够把我孩子治好,是罗波主任、邓刚主任以及他们的团队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此次MDT团队联合成功实施全市首例早产儿肠闭锁手术,不仅是一次技术的飞跃,综合实力的体现,更是一场生命的救赎,医务人员用实力和担当践行了为母婴保驾护航的初心和使命。 专家介绍: 罗波(医学硕士) 职务:综合外科主任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微创治疗成人与儿童疾病。如:腹股沟疝、隐睾、甲状腺及乳腺良恶性肿物、鞘膜积液、阑尾炎、胆囊结石、肠套叠、包皮包茎、肾积水、甲状舌骨囊肿、消化道肿物、顽固性便秘、胆总管囊肿、新生儿坏死性肠炎、各种消化道畸形、腹腔肿瘤等。 坐诊时间:周三全天 邓刚(医学硕士) 职务:儿童保健部部长、儿科大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循证医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新生儿专委会常委,四川省预防医学会新生儿专委会常委,四川省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盐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盐都优秀卫生人才,自贡市优秀医学专家。获四川省妇幼医学科技奖2项、自贡市科技进步奖1项、自贡市卫生系统新技术推广新成果奖3项、新型实用专利3项。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诊治,尤其对危重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救治、高危新生儿出院后管理有丰富经验。 坐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儿科专科门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