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涩稚嫩的村里娃 逆袭为部队营长 从警营里的“门外汉” 到群众交口称赞的“廖公安” 他是如何做到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腰杆挺得直”的“尖子兵” 1975年11月,廖显刚出生在四川富顺的一个小村子,种田耕地、放牛喂鸡……质朴的生活片段组成了他的童年。当时村里的每个男孩都有一个“军旅梦”,廖显刚也不例外。 1995年,20岁的廖显刚怀揣儿时的梦想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陆军战士。
“当兵就要当尖子兵!”这是廖显刚入伍时立下的誓言。新兵连训练时,每天在砂石地上摸爬滚打,膝盖结痂再磨破,但廖显刚从未有过丝毫退缩或畏惧。凭着这股劲头,他以新兵连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尖刀班。
下连不久,廖显刚就因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并入党;1998年,廖显刚被保送到军校学习,成为了同批战友中第一个入党,第一个立功受奖,第一个提干的“标杆”。 军校毕业后,廖显刚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为了尽快融入集体,他刻苦学习训练,用过硬本领证明自己,迅速和战士们打成一片。同年,他所带领的连队在全团考核中取得综合水平第一名的好成绩。 从战士到排长,再到连长、大队长,19年军旅生涯,廖显刚始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磨练出了军人的坚毅品格。 会画地图的“廖公安” 2014年,廖显刚脱下军装,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一头扎进公安工作,很快成了单位的骨干。街坊们则亲切地称呼他“廖公安”或“老廖”。 2020年7月,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廖显刚管理的社区从2个增加到4个。其中几个老城区的街巷纵横交错,刚接手时,廖显刚甚至好几次在社区里迷了路。 廖显刚决定利用自己在部队里掌握的绘图技能,为社区做些事。说干就干,廖显刚开始用脚步丈量社区,并着手手绘一张社区警务地图。5个月的时间,廖显刚走遍了社区的边边角角,哪条路有几道弯、哪门哪户住着谁,他都了然于胸,第一版手绘地图诞生了。
工整的线条,详细的标注……手绘地图上,廖显刚负责的4个社区的道路、住宅区、商铺、学校等信息一目了然。
现在手机里都有导航,画这个干嘛?有人曾质疑廖显刚做了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但这张地图很快就在警务工作中发挥了作用。 2021年3月,富世派出所接到预警指令,辖区居民刘女士可能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电话打不通,时间紧迫!廖显刚立即在手绘地图找到了标注点,迅速联系到刘女士的邻居和社区网格员,很快阻止了转账,守住了刘女士的“钱袋子”。那一刻,手绘地图的实战作用显现出来了。 “穿了警服就不能往后缩” 社区民警鲜有惊心动魄,但当危险来临,廖显刚总是毫不犹豫冲在最前面。 2017年1月30日一大早,廖显刚忙完手头的工作,准备交班回家补休。“后街社区有名小女孩有坠楼危险!”这时,对讲机内突然传来出警指令。面对突发警情,廖显刚凭借烙印在脑海中的辖区地图,仅用3分钟便到达了现场。原来,一名独自在家的4岁小女孩,不慎从自家5楼阳台跌落在了4楼的雨棚上。廖显刚当机立断,通过邻居家的阳台徒手攀爬过去将小女孩成功救下。现场群众纷纷点赞,称“关键时刻还是要靠人民警察”。
这样的生死救援,廖显刚一直冲在第一个。2019年8月,12楼楼顶,他耐心开导轻生者,用温暖话语和真诚关怀,帮助轻生者重燃生活希望;2022年10月,他奋力一跃,跳入湍急的河水中,将落水群众救起;2025年6月,一名女孩站31楼天台上欲跳楼轻生,生死瞬间,50岁的廖显刚果断出手,飞身将女孩救下……每一次救援都是一次生死考验,但廖显刚从未退缩。
从警11年间,廖显刚先后挽回了12名轻生者、遇险群众的生命。“每救一个人都是在挽救一个家庭,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继续。”廖显刚的话语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 戎警30载,廖显刚是部队里的“尖子兵”,也是警营里的“老兵”,他用坚持诉说着“初心不改,使命不移”;30载,他是保家卫国的“利剑”,也是点亮社区的“平安灯”,他用热爱与脚下的热土同频共振,诠释平凡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