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60271
- 威望
- 9465 点
- 铜板
- 32714 枚
- 西秦金币
- 0 个
- 鲜花
- 81 朵
- 在线时间
- 525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7-3-13
|
开学在即,“收心”第一课怎么上?8月30日,一堂聚焦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生命教育公益课在自贡市第二十八中学校展开,校方联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团队,向周末报到注册的学生科普急救理论、运用教学假人和医疗设备进行实操,参与体验的学生教职工近百人。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和工作压力的加大,每年因心脏疾病猝死的人数在不断递增。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约55万,超60%发生于院外。人在发生心脏骤停突然倒地时只有4分钟黄金急救时间,而在医务专业人员赶到现场之前,普通人若能快速反应、对病患进行高效的心肺复苏从而保其生命体征,就能为后续治疗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当天的急救训练课堂上,医护人员就通过3D视频展示心肺复苏原理,再仔细拆解快速识别、胸外按压、人工呼吸、AED全自动体外心电除颤仪操作等急救核心步骤,让学生们轮流上手感受。刚念初二的郑茹月告诉记者,之前接触这类应急知识都是从书籍和短视频里获取,但印象中还停留在比较简单、碎片化的概括,“今天上台跟着护士反复操作才意识到有好些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按压过程中手的力度和频率,按压得有多深、按压得快还是慢,每一步都会对生命产生影响,就突然觉得自己有责任去掌握它,某一天被需要的时候能够站出来。”
将无助的旁观者转变为有效的施救者,这便是公众急救科普的题中之义。看到学生们两两互动演练海姆立克法、抢救因异物阻塞气道的急症,教师周俊很有感触,生活中她作为一名母亲,就曾用这一急救技能两度救过自己3岁的儿子,“我到现在还能想起当时看到孩子没有气息的时候,我那种心跳加速的感觉,从那一刻起我就有一种意识,急救知识是必须要重视的,主动学会它就是对我们自己和身边人最好的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