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猫咖里公然虐猫,若不严惩,“心情欠佳,花钱施虐”会产生怎样的反面示范效应?
近日,沈阳一猫咖店包房内出现虐猫致多只猫死伤事件,引发网友关注。 据报道,事发店宝盈猫咖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店内的监控录像。视频中,一只猫在桌上被人用手拍打,又被扔到地上,随后被拿到洗手池边清理。该账号发布视频称,店内小猫受到了严重虐待,小奶猫被打得大小便失禁。视频中,当事女子还称:“今天心情不太好,导致有虐猫的行为。”  ↑事发店猫咖发布的监控视频 看过监控的网友,或许都心绪难平,正如网友质问的:她怎么下得去手?而更让人愤慨的是,有报道称,当地另一猫咖店表示,该女子也曾到自己门店有过虐猫行为,用逗猫棒打猫头、摔猫、拧猫脖子甚至将猫拧成麻花,被店员发现后请走。 过往案例中,虐猫者要么通过网购,在家里逞凶施虐,要么路遇流浪猫,临时起意,至少知道背着人。可此次虐猫事件不同,该女子一反常态,直接将虐猫丑行“半公开化、消费化”。 比如,她是预约宠物经营场所入店“消费”的,其虐猫恶意和心理素质异于常人:存在前一天行迹败露,次日就换一家继续施虐的嫌疑;事先还电话咨询猫的情况,“其他客人会问有几只奶猫,她问得非常详细,和别的顾客不一样”。精准寻找毫无反抗力的柔弱小奶猫下手,抽刀向最弱者,最是不堪。哪怕面对警方,她也以“心情不好”为由搪塞。似乎处处透着预谋和冷静,或早已估算过作恶成本。 人皆有恻隐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勿施于动物。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谁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无论如何不能以虐杀为乐。在猫咖里公然虐猫,若不严惩,“心情欠佳,花钱施虐”会产生怎样的反面示范效应? 视频中,猫咖老板撕掉了户口簿等重要证件,表示要和虐猫女子死磕。这一幕很有冲击力,也很悲情。面对虐猫事件,积极发声,挺身维权当然值得支持,只是撕证是否稍显过激?不提倡冲冠一怒撕证死磕,有噱头的过激维权会引起短期关注,但终非长久之计。 警方建议起诉该女子损害他人财产。店方表示,目前联系不上该女子,后续打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体现了维权的艰难程度,或许也是店主撕证以表决心的原因之一。有鉴于此,虐猫事件的伤害不能仅由主人或店主承受,此番猫咖内虐猫的新动向,也提醒对应惩处要及时跟上。 某种程度上,消费式公然虐猫像一道新考题,若得不到有效解答,不能以与恶行对等的严惩回应关切,则可能消耗社会信任,不可不慎重。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晓亮 编辑 汪垠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