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 近日,我局在某媒体财经栏目曝光“兼职骗局”线索基础上,经缜密侦查,破获假借网络兼职招聘名义实施诈骗的系列案件。 经查,该系列案件涉及的犯罪团伙,以注册空壳公司作为掩护,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高薪回报、居家可做”等虚假招聘信息引流,诱骗求职者签订不规范合同及培训协议,以“线上培训”为名,诱导受害人通过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所谓高额培训费用,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目前,我局已依法刑事拘留该团伙中主要犯罪嫌疑人7名。其中:罗某媛(女,28岁)、王某义(男,28岁)、景某江(男,28岁)系“成都市序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引流公司实际控制人;刘某航(男,25岁)、刘某梅(女,28岁)、李某宁(女,22岁)、陈某鹏(男,26岁)系“四川知唯学科技有限公司”等中间商实际控制人及销售人员。 另查明,媒体曝光的“成都万众勤学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水木繁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系邱某亮(男,38岁)在成都注册的空壳公司,经民警赴外地开展工作核实,其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邱某亮本人在外地实际经营的公司也涉嫌同类违法犯罪。目前,该线索已依法移交属地公安机关。上述两家公司在我辖区涉及的行政违法行为,相关职能部门拟作出行政处罚。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联合市场监管、人社、网信等职能部门,共同开展针对此类招聘诈骗行为的专项整治,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规范就业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求职者合法权益。 警方提醒:求职应聘须谨慎,警惕“低门槛、高回报”陷阱。正规用人单位不会在入职前以培训费、保证金、服装费等名义收取费用,更不会诱导求职者通过贷款等方式支付。请广大求职者注意甄别信息真伪,不轻信虚假承诺。在应聘过程中,务必保留聊天记录、合同、转账凭证等证据。如遇诈骗,请及时报警;如掌握相关线索,欢迎向人社、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或拨打110反映。  此前报道: 此前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期不少观众向《财经调查》栏目反映,一些年轻人在寻找兼职工作的过程中,遭遇一种几乎相同的骗局,不仅没能挣到钱,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记者在知名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兼职培训”,相关投诉的数量高达13900多条,这些投诉信息内容大致相同↓  记者发现,不仅是投诉平台,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网友讲述类似亲身经历的分享帖。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进入了一个维权群,群内有40多名成员,他们都是在一家名为成都万众勤学科技有限公司应聘绘画兼职,进而签订了培训服务协议的年轻人。 维权群的一位成员小茹同意了记者的采访。三个月前,小茹在招聘软件上被成都万众勤学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绘画兼职岗位吸引,招聘信息宣称“零基础、高薪日结、工作时间自由”。 公司工作人员要求小茹必须参加职业培训,支付培训费用,并承诺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会派发十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绘画订单。 公司帮小茹办理了8380元、分12个月还清的分期还款。小茹一开始认为,自己每月接单赚钱的收入完全可以覆盖这笔培训费用。 可之后,小茹发现公司的培训课程毫无价值,对于专业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作用。兼职单的劳务费也没有事先宣传的那么高,往往只有几元。 为了能够及时止损,小茹向公司提出解约,可公司却要求交纳2000多元的违约金。时至今日,小茹的分期还款依然没有解除。一旦逾期,还会接到催收电话,苦不堪言。 记者根据成都万众勤学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信息登记的地址了解情况,却找不到这家公司。 另一位求职者果果也遭遇了类似的骗局。果果是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家成都市序隐文化传媒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岗位是兼职配音。 果果真正签下了5980元培训费分期支付的协议后才发现,培训的内容和配音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教她们如何在直播平台做“语音厅”主播。公司提供的这份所谓兼职配音的工作,实际上就是“陪聊”,陪那些光顾直播厅的所谓“大哥”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一些小游戏,挣的其实是“大哥”们的打赏钱,这样的兼职工作让果果经常遭到骚扰。 果果无法接受这样的兼职工作,提出退课请求,却被要求支付1400元违约金。记者发现,有相同遭遇的年轻人还有许多。从发布招聘信息、签订培训服务协议、提供培训以及办理课程费用分期服务的几乎都是不同的公司,求职者想维权困难重重。 (来源:钱江晚报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