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山东青岛有网友发布视频显示,唐岛湾景区一环卫工人将垃圾扫进大海。视频中,一名穿着环卫工人衣服的工作人员将岸上垃圾全部扫入大海。不少网友谴责其破坏海洋环境。对此,唐岛湾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涉事员工已被开除了,并扣发半个月工资,对养护单位给予1000元罚款和警告。(据9月9日大象新闻) 环卫工的行为当然是大错特错。身为城市美容师,本应维护环境整洁,却为了省事把垃圾扫入大海,这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不仅未履行好岗位职责,还对海洋造成了污染。大海不该是垃圾的归宿,而是需要我们共同珍惜的生态资源,景区对其违反工作规章的行为作出处理,也在情理之中。 但很多网友看到这个处理结果,心里也并不觉得畅快,反而有些同情环卫工人。因为,众所周知,环卫工绝不是轻松舒服的工作,任务繁重、报酬微薄,从业者中不乏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我们不知道这位工人是不是第一次这样做,如果只是初犯,直接开除还扣半个月工资,是不是有些太严厉了呢? 而且,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因劳动者因本人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对已经辞退的环卫工扣半个月工资,显然已超出合法范围,如此任性处罚反而暴露出管理的不规范。 当然,大家同情这位犯错的环卫工,并不是觉得她没有错,说到底还是觉得“责罚不对等”。她把垃圾直接扫进海里,当然是环保意识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够的表现,但养护单位和景区管理工作上的漏洞,也值得追问。养护单位平时有没有对环卫工进行相关培训?有没有讲清楚工作规范和环保的重要性?景区是不是缺乏对保洁工作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什么得靠游客偶然拍视频才发现问题?如果说管理足够严密、到位,或许这种“图省事”的行为,从一开始就没有发生的机会。 也有网友出于对一线劳动者的关怀,提出疑问:会不会是工作强度太大、时间太紧张,或是区域人手不足工具不够,环卫工才不得已走了这样的“捷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其他环卫工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情况?出了事就处罚员工,当然是最简单的做法,但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就要好好想想,如何改善环卫工的工作环境,提升他们的职业操守,合理安排工作量、增加垃圾回收点,从根源上杜绝“走捷径”的行为。 对环卫工个人而言,就因为一时图省事,丢了饭碗还被扣了工资,这样的代价不可谓不沉重。我们当然不能纵容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但也不能把只对基层员工“一罚了之”,更不能陷入“以罚代管”的恶性循环。 只有多方协同发力,借助科技手段加强监管,优化工作流程,鼓励社会公众共治,补上管理的短板,让规则真正落地,才能形成守护海洋生态的强大合力,真正还蔚蓝海洋一片洁净。 (来源:极目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