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网民发视频称,其在知名快餐品牌超意兴山东烟台莱山区一家门店购买酱肉包子,打开发现馅料是絮状物,质疑不是真肉馅,视频也随后在网上引发热议。莱山区市场监管部门曾表示,已介入处理。10月21日,该部门工作人员回应大皖新闻记者称,他们已对涉事门店进行检查,未发现问题。  刘先生发视频称,酱肉包子肉馅为絮状物。 消费者:买的酱肉包子肉馅为絮状物,质疑不是真肉馅 10月16日,视频发布者刘先生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14日早上,他前往超意兴烟台市莱山区翡翠大道店吃早餐,掰开一个酱肉包子后发现肉馅是絮状物,觉得不对劲,带回来用水洗后,发现更像是絮状物。于是,他再次返回店中,购买了一个同款酱肉包子,打开后,发现肉馅仍是如此,与常见的肉包子馅料不同。随后,他将视频发到了网上,没想到引发关注,网民们也在评论区讨论起来,众说纷纭。这更让他心存疑惑,也质疑不是真的肉馅。事后,他向莱山区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了反映。 10月16日,超意兴总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曾回应大皖新闻记者称,是工艺不同,导致消费者误解,可以进行检验。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也表示,已介入处理。  刘先生提供的检测报告 进展:店方进行解释说明,当事人收到检测报告 10月21日,刘先生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此事引发关注后,超意兴方面曾与他取得了联系,发来了酱肉包制作说明,称酱肉包的肉是猪前腿肉加调味料开锅煮50分钟,闷6小时后,绞肉机使用10毫米绞盘将肉绞好,搅拌均匀放入不锈钢盘内冷藏降温。猪肉煮闷使肉质比较软烂,肉丝呈肉蓉状态。并提及,所有的酱肉包都是中央厨房加工制作,集中冷链配送到店,然后再蒸制销售。同时,他还收到了一份检测报告。 刘先生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接样日期为9月30日,检测日期为9月30日至10月17日,检测项目包括色泽、滋味、气味、状态等40项,最终得出的检测结论为,该样品有技术要求的项目符合相关要求。 对此,超意兴总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店方也已联系刘先生进行了解释说明。该工作人员还表示,酱肉包在济南很多地方都有,可能是顾客有误解或没吃过这种工艺的包子,他们也很感谢顾客提出的建议。 市场监管部门:已进行现场检查,未发现问题 10月21日,烟台市莱山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工作人员回应大皖新闻记者称,接到投诉后,他们前往涉事门店进行了现场检查。超意兴为连锁品牌,所有的馅料是由总部中央厨房统一配送,总部位于济南。在检查过程中,店方对进货记录、合格证、检测报告等都进行了提供,在检查过程中未发现问题。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事后,店方也与当事顾客进行了沟通,此外,生产厂家还表态,如果想更加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也欢迎去实地参观。 来源:大皖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