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林永健的文章《精品是怎样炼成的》。文中提到,现在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某些顶流演员,排场很大,自带“编剧团队”进组,随时准备给剧本“动手术”。
林永健表示,在选角策略上,不选最贵的,要选最对的。用流量明星省心省力,数据好看,招商容易,但副作用也不能忽视。选角不能只看粉丝量,要看角色匹配度、演技胜任度、艺德涵养度。这个观点,本意是让部分和粉丝深度绑定、不修内功、失声失德、以炒作流量为核心竞争力的明星更加清醒,并未提及“顶流”演员的具体姓名。
但是,部分以攻击明星,获取“黑流量”收益的“黑水军”,却把林永健的文章,当成了一次攻击其他明星,制造网络谣言的机会。
卧底“黑水军”控评群
造谣话术有人教
近日,记者通过卧底黑水军组织的聊天群,对黑水军的组织架构已有了清晰的了解。
网络“黑水军”常常依附于某个明星,以该明星的粉丝自称。在这些粉丝群中,“黑水军”往往都是“大粉”或管理员,他们会把自己依附明星之外的演员、艺人,描述成“对家”,通过制造谣言、灌水控评等行为,降低其他演员的声誉,赚取黑公关费用、黑流量分成。
在造谣过程中,“黑水军”往往不会自己出手,而是通过长期“洗脑”普通粉丝,把这些粉丝变成造谣的“工具人”。他们“洗脑”的话术,是将造谣“对家”的行为,描述成对自己依附明星的保护。“只要对家倒下了,我们的哥哥就会一直红下去。”类似的口号,在不同的黑水军“控评”群中,十分常见。
10月15日,在记者卧底的一个黑水军群中,一位ID为“任xxxx”的管理员,正组织对林永健的文章进行“控评”,以造谣林永健所指的“排场很大”的演员是艺人成毅,甚至连留言的话术都被打在群里。
[img][/img] “黑水军”发在群里的造谣话术
粉丝被当“炮灰” “黑水军”躲在身后赚钱
在记者卧底的黑水军群中,长期被定点攻击的艺人是成毅和王一博,部分充当打手的“被洗脑粉丝”甚至是未成年人。而“黑水军”自己,在这些造谣、抹黑事件中,基本不会亲自出手,即使最终被告、被平台处理,冲在前面的,也不会是自己。
通过采访多名“退圈”粉丝、MCN机构负责人,记者了解到,“黑水军”盈利的方式主要是赚取“黑公关费”和“黑流量分成”。
“黑公关费”是某些艺人工作室通过“黑公关”打击其他明星时的下单费用。“黑流量分成”是“黑水军”在发布造谣、抹黑明星、艺人稿件时,操纵自己控制的粉丝群,为自己评论、点赞。在获得大量转评赞的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算法,快速冲上热搜、热榜,不但打击了想要抹黑的对象,又赚取了平台的流量分成,获得非法收益。
新法修订重点打击“黑水军”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针对平台经济发展中的不正当竞争新形态,第十三条专门强化了网络竞争规则。明确禁止经营者利用数据、算法、平台规则实施三类行为:
一是强制跳转、恶意卸载等破坏其他经营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
二是以不正当方式获取、使用他人合法持有的数据;
三是滥用平台规则实施虚假交易、虚假评价、恶意退货等打压竞争对手的行为。
这意味着“流量劫持”“数据窃密”“网络水军”等乱象将面临直接法律规制。
与此同时,为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社区生态环境,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秩序,中央网信办持续开展“清朗·整治恶意挑动负面情绪问题”专项行动要求,针对恶意挑动对立、宣扬暴力戾气等负面情绪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已有大量“黑水军”被查处封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