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212 | 回复: 3

[盐都杂谈] 新华视评: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

[复制链接]

263

主题

2493

帖子

2

听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180
威望
263 点
铜板
5161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32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5-27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西
新华视评:莫把民情都当作舆情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2025-8-1415:44上海

如今,网络已成为表达民意、反映社情的重要渠道。但有的地方以及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却患上了“舆情过敏症”:将网上合理诉求视作“麻烦”,把正常的问题反映放大为“风险”,动辄采取“捂盖子”“灭火”等方式来应对,而非直面问题、解决矛盾。这种“把民情都当作舆情”的认知错位值得警惕。

“捂盖子”的逻辑是“看不见、听不到就等于没问题”,将应对舆情简单理解为“消除声音”,却忽视了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舆情”。短期内,网络上的“声音”似乎小了,但群众的正常诉求不会自然而然消失,不满情绪还会持续积累,最终可能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将民生诉求当“舆情洪水”既是认知上的“官僚主义”,也是治理中的“本领恐慌”。群众在网络反映的也许只是“过日子的难处”,个别干部“官本位”思想作祟,把群众合理诉求甚至“抱怨”都视为对自身工作的“揭丑”和“挑错”,只想着捂与瞒,认为“没事就是本事”。

同时,面对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民意表达,部分干部缺乏精准回应的能力,不会区分合理诉求与恶意炒作,不懂得网络问题处理的策略与技巧,陷入“与其花精力解决问题,不如先管住声音”的行政化思维惯性,以简单方式代替精细化治理。

网络诉求既是“民声”更是“民生”,破解“舆情过敏”不能掩耳盗铃,必须摒弃将民生痛点当作“麻烦清单”的思想,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态度对网络诉求快速响应、妥善解决、及时反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才能真正让网络空间成为沟通社情民意、密切干群关系的纽带。

来源:柳泽兴/新华网


广告

263

主题

2493

帖子

2

听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180
威望
263 点
铜板
5161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32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5-27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真正为民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主题

2493

帖子

2

听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8180
威望
263 点
铜板
5161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320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5-27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将民生诉求当“舆情洪水”既是认知上的“官僚主义”,也是治理中的“本领恐慌”。群众在网络反映的也许只是“过日子的难处”,个别干部“官本位”思想作祟,把群众合理诉求甚至“抱怨”都视为对自身工作的“揭丑”和“挑错”,只想着捂与瞒,认为“没事就是本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2

主题

4万

帖子

3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06784
威望
1562 点
铜板
55021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3 朵

在线时间
5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21-8-4
发表于 前天 0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西
舆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