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乐德中学关工委2025年8月1组织全校家长观看了第五期“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第4讲。好多家长们在农忙中挤时间参加学习。初2022级1班的胡文杰的妈妈钱玉兰不仅认真学习还认真思考,撰写了题为《科学养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的学习心得,以下是她的心得体会。 2025年8月1日,我认真观看了以“科学养育,防治‘小眼镜’‘小胖墩’”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四期。北师大心理学教授恽梅与首都儿科研究所专家关宏岩的分享,让我深刻认识到:儿童近视与肥胖不仅是健康问题,更是影响终身发展的“隐形陷阱”。作为家长,我们必须用科学方法为孩子筑起健康防线。 一、“小眼镜”与“小胖墩”的双重威胁 公开课上一组数据令人揪心:2025年我国6-17岁儿童超重率已达20%,每5个孩子就有1个面临肥胖危机;而近视低龄化趋势同样严峻,云南某小学因坚持每天3小时户外活动实现“零近视”的案例,更反衬出多数家庭护眼意识的薄弱。 “小眼镜”的危害除了视力模糊,还可能导致人到中老年时失明风险倍增。而“小胖墩”面临的不仅是体型困扰,数据显示肥胖儿童患脂肪肝、性早熟的概率是正常体重儿童的3-5倍,且童年脂肪细胞数量过多会导致成年后减肥难度骤增。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两类问题会形成恶性循环——近视孩子更倾向于久坐,加剧肥胖;肥胖则可能引发激素紊乱,进一步影响视力发育。 二、科学防治的三大核心策略 结合专家建议与实践经验,我总结出家庭可落地的行动方案: 1. 构建“光与动”的健康生态 护眼方面,需督促孩子坚持“20-20-20”原则:近距离用眼20分钟,远眺6米外物体20秒,同时坚持“一尺一寸一拳”的读写姿势 。但最关键的是保证每天1-2小时户外活动,阳光能促进多巴胺分泌,抑制眼轴拉长,其效果远超任何护眼产品。 对肥胖防控,运动强度与时长同样重要。专家建议每周至少3天中高强度运动,如跳绳、游泳,每次30分钟以上。我家已将晚饭后的“沙发时间”改为全家羽毛球赛,希望孩子的体重三个月内能匀速下降,孩子的近视度数在未来稳定不增长。 2. 重塑饮食与作息的平衡 公开课强调“吃动平衡”的重要性。饮食上要做到“小份多样”: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用全谷物替代精米白面,将零食换成蓝莓、无糖酸奶等富含维生素A和蛋白质的食物。我家厨房将淘汰含糖饮料,鼓励孩子自制果蔬汁,既健康又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作息规律同样关键。孩子睡眠不足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既影响身高也加剧肥胖。我们通过“睡前1小时禁电子设备”的规则,让孩子入睡时间从23点提前到21点。 3. 用规则意识替代强制管控 面对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戚薇夫妇“家庭屏幕时间管理”法值得借鉴:通过手机系统设置APP使用限额,用亲子阅读、户外游戏替代“电子 babysitter”。我家准备由孩子姐姐实施,控制孩子屏幕时间,让孩子不得不进行户外活动。 三、家长角色的重新定位 专家指出,防治“小眼镜”“小胖墩”的关键在家长的“示范力”而非“控制力”。当我们捧着手机刷短视频时,无权要求孩子远离屏幕;当我们偏爱油炸食品时,也难以说服孩子爱上青菜。公开课上恽梅教授的话发人深省:“健康习惯是家庭文化的产物,不是命令的结果。” 如今,我家的周末将不再是补习班连轴转,而是好书阅读+户外活动的组合;购物清单上多了蒸汽眼罩和体重秤,少了薯片和碳酸饮料。这些改变虽小,却让孩子逐渐明白:健康不是负担,而是能带来活力与快乐的生活方式。 儿童健康是国家未来的基石。作为家长,我们既要做科学知识的践行者,更要成为孩子健康习惯的同行者。愿每个家庭都能走出“焦虑式养育”的误区,用耐心与智慧,还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强健的体魄。 为这位坚持学习且善于学以致用的妈妈点个赞。 荣县乐德镇初级中学关工委 2025.8.2 胡文杰家长收看第4讲《科学养育,防治“小眼镜”、“小胖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