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7月29日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多位检察系统代表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杨莎莎是来自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2010年大学毕业后,杨莎莎就一直在边疆基层办案一线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检察官杨莎莎 “我们云县地处滇西高原,在全县居住着以彝族为主的23个少数民族,全县的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了52.8%。在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我的工作就是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杨莎莎说。 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涵盖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业务。杨莎莎介绍,云县检察院于2018年组建了未检专业化办案团队,成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启动审查逮捕、起诉、犯罪预防、教育挽救等一体化办案模式,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精准化帮教,对未成年被害人实施多元化救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6岁少年盗窃3000元,附条件不起诉 在杨莎莎办理的一起盗窃案中,16岁少年小宇偷了邻居3000元钱,到案后既害怕又后悔。杨莎莎和同事在走访他所就读的职高以及他所生活的村寨时发现,孩子平时很老实,父母离婚后他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生了病他才犯了错。 “了解情况后,我们当天就启动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公安机关对小宇取保候审。我们还得知小宇想学甜品烘焙,由于他有自首情节,而且全部退赔,取得了被害人谅解。鉴于他还是初犯、偶犯,就对他做了附条件不起诉,设定6个月的考察期。”杨莎莎说。 在这6个月里,杨莎莎和同事陪伴着小宇的成长,每个星期跟进他的学习,每个月组织法治教育。目前小宇已通过考察,还在一家面包店当上了学徒。 “他的师父对我们说,孩子很踏实,很勤劳,能吃苦。小宇专门给我们写来感谢信。我们还协调公益组织帮小宇的奶奶解决了部分医疗费。”杨莎莎说。 杨莎莎表示,就是这样一个小案的办理,让她深切地体会到,老百姓心中想要的公平正义,不仅仅是准确地定罪或量刑,更是司法传递出来的力度和温度。 通过“12345”工作法,形成合力 结合多年边疆基层工作经验,杨莎莎认为制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支持体系的薄弱,二是专业化人才的短缺,“比如在我们那里就缺少专业司法社工,以及心理咨询、法律救助等专业力量。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通过‘12345’工作法,整合资源,完善工作制度,形成合力。” 杨莎莎对“12345”工作法进行了详细介绍,“1”是组建一支专业化办案团队,抽调具有爱心、专业能力强的检察干警,组建未检工作室,专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 “2”是搭建两个社会化工作平台。一是共建“观护帮教基地”。二是在县妇幼保健院建成“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保护中心”,用于侦查人员和医务人员对被侵害的未成年人一次性完成询问、妇科检查以及生物检材提取等取证工作,避免孩子遭受二次伤害。 “3”是共建三项工作机制,分别是家庭教育指导联盟、未检案件统一集中办理、以及多部门联合推动强制报告制度。 “4”是聚焦四类精准保护,即精准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精准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多元化救助,精准诉源治理。 “5”是打造5个特色化法治活动,比如打造常态化送法进校园、法治夏令营、创办“沧江明珠”未检专刊、自创法治手偶剧等比较有特色的活动,自创手偶剧还入选了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法治精品课程。 杨莎莎表示:“我们未检人常说,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我们多做一些,孩子们未来的路就会好走一些。” 红星新闻记者 祁彪 编辑 杨珒 责编 官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