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女士打算装修房子,在网上找了一家“全屋定制”公司,不仅价格便宜据说还送软装,并且额外报销人工、家具等费用,她说后来才知道这些好处都是有前提的。  刘女士在绍兴嵊州有一套毛坯房,已经空置多年,她说最近打算简单装修后出租,正好在网上刷到一则广告。 刘女士:很吸引人的全屋定制,我们是九十七个平方的,他说五六万可以的,还有硬装,如果做他们的样板房的话,还可以送两万的软装。反正我们也是出租房,不是自己住的,没关系的,也答应了他们那个请求。  3月1号,刘女士跟浙江顶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签了《合作协议》,可能不少观众看到合作协议几个字,就会想起之前的一系列案例,刘女士签的这个合作协议上装修材料“按批发价折算,定制总价约为六万八千元”。  材料确认单标了“共享展厅合作出厂价”包括墙面、吊顶、地板、地砖等。  刘女士:到手的话只有地砖、墙面,后续过了四个月之后,我收到了它的那个门。地板是我找本地的给我做的,一开始他们承诺,我找水电工、水泥工、买材料,还有他的那个人工费,做了之后一定要我微信转账,有截图可以向他们公司报销。墙面的话是他们推荐的装修公司,安装费都是我自己付的,除了六万八千块以外,我自己掏了将近五六万了。   跟刘女士对接的是一位熊经理,对方曾表示找其它公司做的项目也可以补贴给刘女士,家具、电器需要刘女士先买,介绍客户后再补贴。  刘女士说目前装修已经花了十几万,还没有拿到所谓“补贴”,她有点不放心。 6月25号她跟“顶格”公司签了《合同结算协议》,约定剩余的材料款用来定制两万七千多元的柜子,双方“自此解除合作关系”。  刘女士:一开始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会超出钱的,现在的话柜子都没送来,我说叫他们不要了,因为我不相信他们了,我是想让他们把剩余的钱、补贴还给我。  刘女士当时签合同的地方在绍兴诸暨暨东路一地址,大厅的背景墙上写着“高端全屋定制”,前台的工作人员告诉刘女士“顶格”公司已经不在这办公了。  现场工作人员:你们找错了,他们到前面去了,在一楼,它这里已经退租了。 工作人员带一行人去了另一栋楼,门上也有“高端全屋定制”的字样。  记者:有一个经理说可以给她补贴工费? 浙江顶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补贴的话我后面签的协议,她怎么不认呢? 刘女士的姐姐:后面签的协议也是诱导。 浙江顶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你是三岁小孩吗?诱导,你不知道看协议,不认识字啊? 刘女士的姐姐:你就是承认虚假宣传了。 浙江顶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你没了解情况之前不要先拍别人,你说虚假宣传就虚假宣传,她交了六万多块钱,她让我们赔十万块钱的,你觉得可不可笑。  工作人员表示负责人不在,暂时没法给刘女士进一步处理,刘女士报了警,也给那位熊经理打了电话,熊经理强调他们公司和刘女士是合作关系,合同里约定“如果甲方仅为消费者,不是乙方的共享展厅,不享有该条款约定的赠送产品”也“不享有施工补贴、物流补贴”。  公司愿意退部分款,不过金额没有跟刘女士协商一致。 浙江顶格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熊经理:柜子我们本来也说好了我们给她做,但是她现在说她不要。你说她自己就交了几万块钱,68000元,我们上面赠送的家用电器、施工补贴加起来就有三四万多块钱,如果说她不介绍客户,我们直接把这个补贴给她,那她的房子不等于就花了两三万多块钱。她们家里面她垫的钱也好,怎么样也好,那都是花在她自己家里面去了。  采访时辅警也赶到了现场,晚些时候刘女士反馈“顶格”公司退了两万八千块,她接受了。  来源:1818黄金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