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西秦会馆

爆料、咨询:18909006163
广告、合作:13990030637
查看: 399 | 回复: 4

[盐都杂谈] 人老了,只剩一个人的时候,千万要记住以下几点…

  [复制链接]

4357

主题

4844

帖子

18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3679
威望
4357 点
铜板
19571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55 朵

在线时间
86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2-1
发表于 昨天 14: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四川
人老了,只剩一个人的时候,千万要记住:1、不要再找老伴儿;2、不去养老院;3、不雇保姆,干不动了,就……

转自微信公众号、原创穆西国学生活

2025年07月09日 14:55浙江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古诗十九首》有载:“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这一生,匆匆而来,又将匆匆而去。年轻时,总觉得日子漫长,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有无数的人可以依靠。可当岁月已逝,身边的人渐行渐远,才惊觉,空荡荡的屋中只剩自己。许多老人慌了神,急切地想抓住点什么——找个新老伴儿、搬进养老院、雇个保姆日夜守候。然而,匆忙的依附往往会带来更深的失落。生命的最后旅程,终究要独自面对。与其向外求索,不如学会与孤独和解,在寂静中活出自在从容。
人生走到最后,终究是一个人
《醒世恒言》中讲:“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热闹的团圆,终有散场时;再亲密的伴侣,也难逃生死别。进入暮年,看着镜中白发,环顾四壁清冷,才恍然惊觉:原来生命的底色,本就是孤独。试图用“再找个伴儿”来驱散这孤独,常常事与愿违。清代笔记中记载过一位江南士绅晚年的际遇,令人唏嘘。
这位士绅姓周,早年丧妻,独自将儿女抚养成人。儿女成家立业后,虽孝顺,但各有家室,不能常伴左右。周老年过花甲,深感孤寂,经媒人说合,续娶了一位同样守寡多年的吴氏。起初,两人相敬如宾,吴氏照料起居也算周到。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吴氏所生的儿子因经商不善,欠下巨债,便屡屡向周老“求助”。周老念及新情分,起初帮衬了几次,但对方欲壑难填。吴氏夹在中间,既心疼儿子,又觉愧对周老,常以泪洗面。更棘手的是,周老自己的儿女得知此事,认为吴氏母子另有所图,多次上门理论,言语间颇多冲撞。不到三年,这段暮年姻缘便在猜忌、债务和家族纷争中彻底破裂。周老心力交瘁,最终感叹:“早知今日扰攘不安,何如当初一盏清茶、几卷旧书,独守老屋清静!”晚年那份孤独,并不会因为身边多了个人就真正消失。反而可能因为新的磨合、新的家庭关系、新的利益纠葛,让生活更加疲惫不堪。与其在复杂的重组关系中消耗所剩无几的精力,不如坦然接受“只剩一个人”的现实,与自己好好相处。这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历经沧桑后,选择一种更简单、更自在的活法。与独处和解,是一种智慧
贾平凹曾说:“孤独是生命的常态,只有接纳孤独,拥抱孤独的人,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所在,才能将一生活得自在而充盈。”孤独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与孤独共处。很多老人害怕一个人待着,觉得去养老院人多热闹,就不会寂寞。殊不知,养老院的热闹是别人的,那份找不到归属感的孤独,可能更深。与其在陌生环境里强颜欢笑,不如学会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与孤独握手言和。独处的时光,看似寂寥,实则是沉淀心灵的珍贵契机。民国时,苏州有位退休国文教师,七十岁时被子女送进城西养老院。原以为群居能解孤寂,却不料每日被麻将声、争吵声环绕,连读本书都不得安宁。同屋的老妇总爱翻他的稿纸,管理员还常克扣他的茶叶。住了半年,他夜里总梦见老宅的紫藤架。一日他趁子女探望,执意要搬回青砖小院。此后雇了钟点工隔日打扫,自己则每日清晨在紫藤下临帖。邻居见他独坐在葡萄架下剥莲子,笑问是否孤单,他抚须笑道:"养老院的热闹是一锅乱粥,我这清静才是文火慢炖的莲子羹。"害怕独处,本质上是害怕面对自己。但养老院的围墙挡不住内心的荒凉,人群的喧嚣填不满精神的空洞。真正的陪伴,源于内心的丰盈与安定。学会独处,不是封闭自己,而是给心灵腾出空间,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回味一生的甘苦,去感受时光的静美。若能安然享受一个人的清欢,世界便再也无法让你感到真正的孤单。
专注自我,方活出从容自在
《百年孤独》里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生命的价值与活力,从来不由体力完全定义。当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衰退,我们更应将有限的精力,专注于那些真正滋养心灵、带来愉悦和意义的事情上。民国学者陈定夷晚年独居北平,子女远居海外。他坚持不雇全职保姆,干不动的活,便请钟点工王妈来帮忙。每日清晨,他亲自生火煮茶、烤制面包,待王妈来时,便交代打扫事宜,自己则躲进书房整理金石拓片。午后他在院中侍弄老石榴树,傍晚绕胡同散步,深夜仍在灯下校勘古籍,饿了就自己热枣泥糕。直到八十八岁高龄,他仍坚持自己铺床叠被、收拾书桌。临终前半月,他还在给学生的信里写:"王妈每周来,不过是帮我做些笨活,真正的日子,还得自己一寸寸过。"这份对生活的掌控感,让他在人生最后十年,活得比任何时候都通透。在满室书香中,他凭借着对生活的掌控感,活出了与自己和解的从容。把晚年幸福寄托在他人无微不至的伺候上,本身是一种脆弱的表现。那些真正强大的老人,往往懂得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自理自立,更懂得将心灵寄托于真正热爱的事物上。
20250709161243front2_0_1555385_FuC4CmNCZG9sWbPlh7mmwU-pgvK8.png
20250709161243front2_0_1555385_FlibVl87nxKt0epyGwYZGQw9_3vL.png
20250709161243front2_0_1555385_FuXMI_pgBv5DtUJAxtV006YWnpAH.png
广告

1

主题

3万

帖子

5

听众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77816
威望
1 点
铜板
40828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0 朵

在线时间
28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2-11
发表于 昨天 1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5万

帖子

17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44351
威望
105 点
铜板
68110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1656 朵

在线时间
237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11
发表于 昨天 16: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8855

帖子

18

听众

Rank: 10Rank: 10

积分
23512
威望
12 点
铜板
13913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72 朵

在线时间
1042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3
发表于 昨天 1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人老了少清早八神的来挤公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2

主题

4万

帖子

3

听众

Rank: 12Rank: 12

积分
104247
威望
1562 点
铜板
53694 枚
西秦金币
0 个
鲜花
3 朵

在线时间
52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21-8-4
发表于 7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四川
天地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